All posts by Igotit

科技,进化和魔法

Tatebayashi 人类掌握科技后,还会不会进化?这个问题很难说,但我认为是不可能了。没有大量的自然的淘汰,进化根本就没法进行,比如突然有人变异出天生对艾滋病免疫,我们现在的做法可能是找到其免疫的机理,然后制出疫苗,并给其它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增加保护。而这种突变出来的适应生存的基因,却无法通过生存的优势而得到繁殖,然后广泛遗传。当然在未来,也许人类可以直接控制基因,调整所有人类的基因组成,这或许也是一种进化方式,但显然是科技的力量而非自然进化的,而且也很难说后代会不会遗传这些基因改良。

buy isotretinoin online paypal 前几天看了那个《The Time Machine》,里面的概念比较有意思。人类科技大发展,已经开始向宇宙进军,但在2037年的时候因为开发月球的计划失败,月球碎体撞向地球,地表毁灭,人类被迫进入地底生存。接着主人公不小心来到了公元80多万年,这时重新适应地球环境的人类又几乎回到了原始状态,并且有意思的是,人类进化成了不同的阶层,各自按其司职的领域进行了相应的进化。像野蛮人的阶层进化了力量、速度、强壮、遁地等能力,负责建造与战斗,但没有智慧。地表人的阶层进化了繁殖,在地表的峡谷上生存,他们已经完全丧失战斗能力,只能是被野蛮人不时捉去捕食,或者进行繁殖。智慧阶层则进化了思想与智慧,控制着野蛮人进行建造,选择合适的地表人进行繁殖等,某种程度上掌控整个人类群体的平衡与继续进化,后来因为高度进化的智慧,还给主人公解释了有关时间的那个哲学问题。其它的阶层好像没交待,也可能是我没注意到,不过倒是可以按这个思路我们自己继续构造。

依靠科技到达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也许人的作用已经可以完全被机器取代了,这总有种会带来退化和毁灭的意味。换成进化的话,分工严密,阶层清晰,掌控细致,可能会让人类有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物种内,残酷又时时存在了,当然这只是对于我们现在的感受来说。

其实标题中的三种力量,分别代表了星际争霸中的三族。人类(Terran)有发达的科技,虫族(Zerg)有超强的进化能力,神族(Protoss)掌握了魔法(也许是更强大的科技,但我觉得更类似于魔法)。人类在发达的科技下可以掌握攻击力最强大的核武器,但在星球上生存却必需要有防护服,而不像虫族可以进化到适应这种环境,而直接生存。虫族依靠进化,因此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往往人口突然膨胀,又迅速痿缩,从而保证了可以通过本身的进化来增加各种攻击、防御、运动、甚至繁殖的能力,只要进化出的新物种可以喷射出腐食性更强的液体,攻击力就能上升。神族用魔法可以实现时空转移,心灵控制,魔法保护等等,防御能力应该是最强的,攻击能力也不弱,特别是单个个体的能力相当强,也就是说掌握魔法后,会使个体的素质大幅上升,但会抑制繁衍的需求。

游戏中三族之间的战斗总是维持一定的平衡性,彼此时有优势,时有弱点。可以认为,三种力量哪一种更有竞争优势的答案是不确定的。魔法这种能力不管怎样看来还是有些荒诞,毕竟这种完全依靠人想像出来的能力从来没有实际存在过,不论是哈利波特里的魔法,还是大闹天宫里的仙术。但科技与进化之间的竞争可能却会在未来某一天成为可能,比如也许存在的外星球上的“异形”们未来与人类之间的战争。另一种特别的思路也就是在科技随时会毁掉现在的人类的时候,人会不会如《The Time Machine》里构想的那样,又重新被迫走上另外一条依靠进化的道路。这些都实在是可以大胆想像的事情。

《The Last American Virgin》

这样标题的电影,肯定是让人想看得流口水。要是我告诉你那个virgin其实指处男呢,凉一半了吧~

1982年的teenage sex comedy,里面所谓"少儿不宜"的镜头还是很多的,好像年轻的mm都有半裸的镜头。其实情节挺简单挺无聊的,要不是因为女主角挺pp、音乐很不错,根本就懒得看下去了。看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这样一部片子,怎么里面的音乐还做得这么好?看完电影马上到处找原声收藏。

片中那个衰男主角一和钟情的女主角有对手戏,那些抒情而有淡淡的忧伤的情歌就响起,搭配得很好。可惜那个女主角就是喜欢另一个playboy。最后的结局有点点意外,让人不免嗟叹,但也总算让这片子多少多了些味道。

豆瓣上看见有人也在收集片子里的歌曲。我特别觉得这三首很不错,都是抒情的情歌,虽然时间已经很久远了,但比起现在那些粗制滥造的口水歌还是强哪去了:

Quincy Jones – Just Once #
The Commodores – Oh No #
Collin Raye – Open Arms #

好像说Lionel Riche是The Commodores的主唱来着。推荐找来听听,电骡里都搜得到的说~

取名字

Google的官方中文名称今天发布了,吓倒一大片:谷歌。有的时候取名字真得小心,特别是以后要到不同语言环境下发展的,搞不好就为推广设了障碍。

google本来是googol拼错了而无意得到的一个词,可在英文里却刚刚好,演变成了动词,大家都说google it。这词创造得好得不得了。可谁曾想,到了说中文的中国来,这google还真不好取中文名。看google的那篇抒情新闻稿里说,他们内部讨论时,取了一堆名字,什么咕果,谷果,古歌等等。最后才确定了谷歌。有人说看这个的第一印象是李谷一在唱歌。

往前看看,有些品牌取名也有故事。比如QQ就是。当年网友们自己觉得OICQ叫得麻烦,给改成了QQ并流行起来,恰逢AOL那边提着ICQ来找侵权的麻烦。腾迅一个顺水推舟,立马给改了QQ。确实这个名字更亲切也更简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影响越来越大。想想看,让大部分不懂英文的中国人只要认识一个字母就能够记住这东西,实在是非常的省事。何况大部分中国人应该都认识Q这个字母,有名人阿Q在先不是。

好像看见过一篇帖子或者博文,说的是品牌译名译得最好的排行。要我选我觉得还得数可口可乐。据说译得这个名字的人,得到的报酬是15美金。区区15美金换来的名称,不知为可口可乐公司赚了多少票子。

当然还有伟哥。英文应该是Viagra,最初的译名是威尔刚,似乎也挺硬的-<。不料在香港那边实际被广泛唤作伟哥,辉瑞也反应快,马上认识到这个名称更有潜在价值,迅速更名。你要说伟哥应该怎样理解?雄伟的哥们?伟岸的大哥?呵呵,无所谓,没有很明确的释义,模糊点,可能更好,每个人反而有各自的理解。

好像说其实在香港那边google是被叫做酷狗的,但不知是否官方。那边因为广东话的发音不一样和英文的影响更广,有时的译名跟内地差很大,比如贝克汉姆叫碧咸,停车叫泊车等等。但似乎这个酷狗也并不太完美,总感觉差点什么,何况还有搜狗抢着叫了,有狗似乎就不够特立独行了。

不过要有狗也不是不行,比如一直就在被使用的古狗、狗狗在我看来似乎就还更好,可是没入法眼,好像说是不够大气。当然,某些时候中国人对狗字也还是有点忌讳,除非是sohu那样狐朋狗友。

看到有人提到,也勾起了我多年的疑问:John是怎么被译成约翰的?据说是因为上海口音。还有有天无意看到翡冷翠原来是佛罗伦萨的旧音译名,还是徐志摩译的,总算解了我当初不明白周华健这首歌的歌名的疑惑。

Update: 谷歌的宣传片,flash版,链接

想起c同学

昨晚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件趣事,慢慢地顺藤摸瓜,想起来一大串,主要人物是我和我的小学同学c。

不记得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一天中午,c答应带上他的游戏卡到我家来玩,那时候玩的还是FC,游戏卡那个贵啊,好不容易有个街霸,虽说做得糙了点,只能选四个人,可还是玩得非常起劲。一起在我奶奶家吃完饭,奶奶出去打牌,我立马找出游戏机,投入了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厮杀之中。也不知缘起是怎样,反正c和我吹嘘,说他玩那个的时候,不接续而直接爆机的话,还有个隐藏人物可以打。我当然是不信,可看他言辞凿凿的,好吧,我就来当面戳穿他,大不了万一是真的,我也可以玩玩隐藏剧情,那也不错啊。小孩子,就是喜欢争强好胜。

当年的游戏水平估计现在也都赶不上了,倒也不一定是那会儿打得有多好,主要是那时没几个游戏可以玩,成天就那些翻来覆去不停地倒,熟得快记得每一个场景该按什么键,使多大力了。倒是后来,玩得越来越多,反而精得不多了。

没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最后一关,而且很顺利,第一局拿下。当时就看到c头上都快冒汗了,嘿嘿,瞎掰吧,马上拆穿你。那时经常打街机格斗游戏的都知道,高手打赢第一局后,都习惯让玩伴或同学打第二局的,输赢无所谓,反正输了,第三局高手还是可以赢回来。于是c非常聪明地让我把第二局让他来玩,哈哈,玩吧,反正马上就要拆穿你的大话了。果然c顺利输掉第二局。第三局开始,不知c是下了蛊使了咒还是怎的,游戏里的对手突然神勇得不得了,而我看着看着就要缴械了。往旁边一瞄时钟,天,快要2点要上学了,这局不赢,根本就来不及再打一遍!越想心里越慌,越慌打得越乱,终于,”You Lose”!

当然,这牛皮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机会印证真假。其实,我小时候吹这种游戏里的牛也吹了不少,反正一来其它人玩得机会少,再者有机会玩也不见得有那水平去满足所谓的各种苛刻条件,自然牛皮也就没那么容易被捅破了。

这事情过去很多年了,可是一直都还记得,一来一直为那天打游戏的失常状态遗憾不已,二者也是因为一直对c印象深刻。

那个时候物资不丰富,很多东西都不那么容易得到,不仅是买,也包括知道哪里有,然后跑去看看,过过眼瘾等等。在网上看所谓70年代生人的各种游戏总结,我这样82年生人自然也是基本上都经历了里面提到的东西。其中有个游戏应该很多人都喜欢,用沙市话讲的话,音标是:sua2de2luo1,也就是普通话里的抽陀螺。玩这游戏,通常大家用的都是那种线绳,但这种绳子抽不了多久就容易断,因此属于比较初级的装备。高级的是另外一种叫做”牛筋皮”的东西,这叫法到底准不准确我也说不清,反正那时同学间都把拥有牛筋皮做的绳视为幸福的标准。可是要弄到这东西可没那么容易,物以稀为贵,于是拥有这东西更是羡煞一大片。

社会主义的优点有时就在于拥有实在的物质比拥有买不到想要的东西的钱更好。所以当同学中流传c家里有很多这种牛筋皮的时候,大家,特别是我,立刻把他视为偶像和拉拢对象。于是在把一盘什么游戏卡借给他玩了之后,作为回报,我来到他家,他给了我一卷那种牛筋皮。天,这比你现在送我一个PSP还要珍贵啊!那一卷全部撕开可以分成差不多十缕,我舍不得,只撕了一根下来用,其余的全部以最高规格保存。

不过这种热度不是总那么热,终于有天觉得抽陀螺这种游戏也太无聊了吧,于是,那卷还没用完的牛筋皮从此就不知扔哪去了。大概在搬第二次家后,我再也没见过。

c跑得非常快,印象中当时班上就数他跑得最快了,这可让我佩服得不得了。那时的游戏很多都是跑作为主要工具的,跑得不快要么很容易被人逮,要么老逮不到人,那叫一个惨。身为体育困难大户的我,可是一直都想跑得像飞一样,可是没有Jenny大喊”Run, Igotit, run”,也没有坏小子骑着车追着用石头扔我,我终于还是没能跑得像飞一样。c后来应该还是班上的足球队成员,不过好像小学里总共也只搞过一次这比赛,还没有组织大家一起去观看助威,我估摸着c应该是前锋,那速度可不是盖的啊。

c有一个不能不提的癖好,说来也比较恐怖。小学时期正是换牙的时候,大家的牙齿隔三差五的就松了,然后掉了。按老人们的说法,上面的牙齿掉了要往地上扔,下面的牙齿掉了要往屋顶上扔。当年没爬到那些平房的屋顶上面去过,大概上面都是牙齿。

牙齿更新换代也不是那么容易,有的比较依恋主人,在座位上松了好久,可就是不肯离去,可有时主人们就不一定想老留着它们了。c就是这样,他总是能把松掉的牙齿给拉得更松,然后可能还带点血的,就拉下嘴来了。说来也怪,这么恐怖的事情,我那时可真是羡慕得不得了,还学他一样的拉过,可要么就是没松的牙齿死都不松,要么就是松掉的一拉痛得要死而不敢再使力,于是只好作罢。有次他还给我展示了他嘴里仅余的几粒白牙,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流畅而随意地取牙就好了。

c还有一个让大家广为羡慕的事情,这个大概不只我一个人羡慕。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突然发现c总是和y同桌。而且好像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小学的时候一直都是同桌的你。而y同学,后来可是被我们评为班上”四大天仙”之首啊!寒,请先原谅那时的我们的文学水平只能想到用这个称谓,可当时的确是这样叫的,再寒。

y同学不但美丽,而且成绩优异,性格优雅,还是班长,简直就是梦中才会出现的人物啊!把像我这样懵懵懂懂的小男生收拾得是彻彻底底。c坐的位子自然是一等的抢手,我们可天天都流着口水看着他,等着盼着有一天可以坐过去,和y同学一起在实现四化的道路上互帮互助啊。

终于,机会来临。一次调座位,把我调到了和y同学仅仅一个走道之隔的位置,而每周座位要横移,眼看下周我就要跨过那条走道,坐到实现四化的位子上去了。那一个星期过得那叫一个那什么啊。有事没事地就凑过去和y同学讨论各种学术问题,为接下来的四化建设修桥铺路。可这讨厌的走道,活像王母划的牛奶河,总是在革命情绪高涨的时候,把我又从革命的前线往回拉,在比下课时间更长的上课时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c和y一起交流四化建设的经验。不过还好胜利的时刻就要到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不急。

眼看着豆腐就要开锅了,就在这时,城管居然横插一刀进来要砸摊子――老师给我又换了一次座位,把我又往后移了几排!人民群众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的热情就这么被浇灭了。四化建设的重担终于又交还给了c同学独自承担。

后来的日子里,和c还有一些故事,但随着小学毕业,见的面越来越少,再后来好多年一直杳无音讯。今年小学同学聚会,终于又见到久违的c。他现在已经穿上了白大褂,主起了外科的大刀。聚会那天都还在手术台上先大战了一场,才匆匆赶来,聊了没多会儿,又匆匆地先走了一步,已经开始为生活忙碌的人大概都是这样子吧。

不知下一次见面又是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