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Igotit

英雄壮举与悲歌

buy Lyrica online india 仅仅两周的时间,我的家乡——荆州,在98年那场大水之后,已经好久没有这么高的媒体关注度了。从开始让人感动落泪的英雄壮举,到接下来让人愤怒的“挟尸要价”,实在是让人心情跌宕。

http://eecoswitch.com/wp-content/plugins/dzs-zoomsounds/admin/admin.css 长江宝塔河,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今年5月回家我还到过那片江滩,还在感叹三峡大坝修好后,截住了泥沙,混浊的长江水开始变得清亮。可就是这片江水,表面平静,江下却暗流涌动,熟悉的人都知道,水下有漩涡,非常危险。

说起来,我小时候就差点被这片江水卷走。当时我坐的小船式的游泳圈,被浪花给打翻了,人一下子栽进了水里。人多水浊的江水,很快就会让人失去踪影。幸亏,我爸跳进江水后,摸到并抓住了我的腿,一把将我提了上来。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爸回家后,连吐不止,那种惊恐、紧张和疲累,没经历过是不能想像的。从那之后,虽然在长江边生活了20年,但我和我爸再也没下过长江水。

所以当我看到报道说英雄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跳下江水救人时,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要知道这真的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救人啊。我想在他们决心下水救人之时,根本不知道,也没有考虑过那片江水潜藏着多少杀机,但就是那种英雄的勇气,那种救人于难的精神,在支撑着他们的行动。虽然很不幸,无情的江水吞噬了勇者,但他们的无畏的精神为这个时代做出了榜样,让这个渐渐冷漠的社会,在继续冷漠下去前有了一些惊醒。我为我的家乡能有这样的英雄,而无比自豪。

但是,一边是舍身成仁的英雄,一边就是拿馒头去蘸英雄刚流的滚烫的鲜血的麻木冷漠之徒。那张让人震惊和愤怒的“挟尸要价照”已经传遍了网络,有人说这张照片反映出的残酷一点不逊于任何流血的战争。是啊,你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舍己救人的英雄被吊在船边、泡在水下,而船上的人不是在急切的救人,却像是在讨价还价。一个人要怎样才能麻木、残忍到这个地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明为什么到了今天,还在上演这样可耻的一幕!

被这种反差交织,我有种说不出来的痛苦。

再想想几周前同样让人震惊和愤怒的“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你会看到现在的国人的道德之沦丧,已经到了多么恐怖的程度。为了钱,无论是什么样让人诧异的事情,他们都做得出来。为了钱,他们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了。悲凉啊!

今天政府部门出来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调查结果。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对挟尸要价者陈波的处罚太轻,但终归惩罚还是来了,而且我想道德上的谴责还会从四面八方强烈的涌来。对英雄壮举的赞扬和崇敬,对无耻之徒的鞭笞和惩罚,只是开始,接下来对正气的宣扬和催人反思的讨论还会继续,我想这才是整件事情的终极意义。不管是政府,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让这个社会多一些爱和勇气,而少一些残忍和铜臭。

长江啊,养育我的母亲河,你还在远方默默地流淌,下一次见到你时,会有怎样的感叹呢。

提交给Google Calendar的功能请求实现了

功能请求的帖子在这里

之前Google把Contacts的功能从Gmail里独立了出来,弄了个Google Contacts。用了之后发现比Gmail里的Contacts功能要强(现在Gmail里的也更新了,和独立的Contacts功能一样),主要是可以自己定义一些字段,比如联系人的生日或者纪念日。当时就想如果定义了很多联系人的生日,要是可以自动添加到Google Calendar里,然后每年到了时间自动提醒,那该多好,也就不用两边都去各添加一遍了。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个功能请求的帖子。

现在好了,只要到Google Calendar的设置里,去找一个叫“Contacts’ birthdays and events”的日历,添加一下,这样以后在Contacts里添加的联系人生日,就会自动在Google Calendar里出现了。

第一次给Google发出功能请求,居然就被接受实现了,哈哈。

在Atlanta机场蹭网通宵的日子

想写这篇,一方面是因为曾经在Atlanta机场熬过好几个通宵,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看到一篇《在杭州机场免费上网》的文章。其实还没看正文,就大概猜出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我曾经在Atlanta的Hartsfield-Jackson机场也发现过相似的漏洞,而且也正是找Google帮的忙。

记得有一次是要乘坐一早的航班,大概是7点的吧,所以头天晚上就到了机场。刚开始机场里人还是很多,可能是晚上到港的航班还比较多,慢慢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人基本上集中在了机场内的一个大厅。那个大厅本来有不少沙发,但因为没经验,没提前抢,很早就一个也没了。不少人都是和我一样,为了省钱,不去住机场附近的旅馆,而是就在机场里的沙发上凑合一宿。

因为早准备要苦熬一夜了,也没打算睡觉,找人家打了烊的餐厅借了把椅子,打开我的T60,开始一集集地播放准备好的《Friends》。可是放久了,看疲了,也想干点别的提精神的啊。于是打开winkawaks,打打97,玩玩Metal Slug。没多久也快顶不过困意了。

怎么办?要是能上网就好了。Atlanta的机场倒是有无线网络可用,而且信号很好,可是连上一看,并没有免费的可用。虽然有几家不同的公司提供服务,但基本上价格都在7~8 USD/Day。想想天亮也就几个小时的事情了,花掉这钱可真是不甘心啊。

于是无聊地开始逛机场的网站。反正当时是把那个网站全翻了一遍,不停地查航班什么的。就在无意间,突然发现Google的主页居然可以打开。要知道访问别的页面的时候,都会全部自动跳回机场的主页,要求你购买Internet Access。打开Google主页也就罢,发现还真可以搜索,但再一点搜索结果,就不行了,重新跳回机场主页。

要是能免费上Google,对于我这个重度Google产品使用者来说,和能上网不是一回事吗,大喜过望。马上输入gmail.com,正在欣喜,居然跳回了机场主页。晕,再输入mail.google.com,还是不行。原来gmail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再试Google Reader,也不行。明白了,原来只是让你搜索,这样搜到结果又总不能访问的时候,你还不终于决定买它个access啊。

正想放弃,又顺手把Google的众多服务链接都点了下,意外发现Google Group可以打开,太好了,这不相当于可以上以海量记的论坛吗!虽然真正有趣的论坛在这的并不多,可是总算找了个突破口啊。接下来自然不用说,N爽。

故事到这还没完。脑子里火花飞转,既然可以用Group,那就是可以用Gmail啊!只要新建一个group,把要收信的人直接加为成员,在group里发个帖子,不就是给他/她发信了吗,而且对方还可以回信,回的信就在group里做为帖子显示了。而且group里添加成员的时候,还有联系簿的提醒,哈哈,完整了。

可惜那会儿还没有Google Apps Engine,自然也没有GAppProxy,不然也许真的就可以无限制上网了。

Google Voice: GrandCentral的升级版

GrandCentral终于融合到Google的产品线中去了,而且带来了大量升级功能。

因为有GrandCentral账号,所以一早在GrandCentral里提交申请以后,已经被升级到了Google Voice。目前为止,Google Voice还只提供给原GrandCentral用户试用。

升级到Google Voice后,账户里有1美元的免费余额。怎么回事?原来相比原来的GrandCentral只支持拨打美国国内号码,现在已经升级为可以拨打全球所有国家的电话了。但除美国还是免费外,打其它国家都要收费。其中打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是0.02美元/分钟,打澳门是0.05美元/分钟。详细资费表在这里。话费充值,当然是由Google Checkout来处理了。相比起Betamax的各种套餐资费来说,还是不太便宜。

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各种有关Google Voice的新闻来说,着重点在于一项叫做Voicemail Transcript的功能。以前在GrandCentral中,收到Voicemail后,也会收到邮件提醒,点开收到的链接后,就会在网页里播放这段语音了。现在打开这项功能后,接收的Voicemail会自动被语音识别为文字,然后发送Email或者以短信的方式提醒。通过已经收到的几个Voicemail来看,这项技术的识别能力相当强!对方的英语留言几乎被完美识别了!

原来的GrandCentral是不支持短信(SMS)功能的,但现在Google Voice把这项功能添加了上来。不仅Google一贯的短信免费发送政策继续延续,而这之外最重要的是:支持中国移动!经过我的测试,发短信到我的北京动感地带的号码,瞬间收到,显示的发送号码,正是原来在GrandCentral免费获得的那个美国号码,现在叫Google Voice Number。不过要注意的是,中文短信是不支持的,另外收信人如果要直接回复,将会是回复国际短信。

Google Voice和Gmail是共享联系人信息的,所以如果原来在Gmail的联系簿里就把好友的电话添加了进去,现在在Google Voice里就可以直接用了。不管是打电话还是发短信,既可以直接输入电话号码,也可以用输入联系人姓名的方式,而且你会发现Gmail里填写收件人Email地址式的输入体验出现了,只不过在这里打好友名字时,提示的不是Email,而是电话号码。效果非常好。

向外打电话的方式还是和原来GrandCentral一样,Google Voice只相当于一个中介,拨通你自己的号码,再拨通你要打的号码。如果采用和Gizmo配合的方式,还是可以像原来那样免费打电话。具体可以参考我原来的文章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还是不支持将国际号码设置为自己的号码。在设置选项中里,还是只能是将美国的普通电话、手机、或者是Gizmo提供的SIP号码,添加为自己的号码。我试了下,添加我国内的手机号码,不支持。

整个Google Voice界面的风格和Gmail非常相似,Inbox,Archive,Report Span,Delete等按钮都是一模一样的,还有加星标,Reply等等。不免遐想如果再把Google Voice和Gtalk整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起码Gmail Labs里就已经有一项功能是在Gtalk里直接向好友发短信,但目前还只支持美国的手机。

想想现在Google所拥有的产品线组成吧,邮件,日历,即时通信,电话,短信,以及在产品间共享的联系簿。已经基本上整合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联络方式。我们的生活还会越来越Google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