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Igotit

用Dropbox同步你的数据

El Bagre 场景一

如果电脑重重地摔在地上,你固然会心痛花大价钱买的硬件,但往往你更心痛的是里面存储的数据。也许是珍贵的照片,也许是重要的文档。

这么办?备份。你立刻想到了办法,我以前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有一天我用来备份的移动硬盘被偷了,数据还是离我而去了。

buy gabapentin online canada 场景二

在单位写了一半的文档,要带回家,于是你拿出U盘,将文档拷到里面。回到家,将U盘插到家里电脑上继续写,写完保存到U盘。第二天到单位,将文档拷回电脑。你总是在这样操作,终于有一天,当你早上来到单位,将U盘插上电脑时,U盘失去了反应,挂了。你的文档也离你而去。

场景三

你突然接到通知,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而且会上要演示一个重要的ppt。于是你打开电脑开始找那个ppt。咦,找不到,难道不在这台电脑里,哦,应该在旁边那台笔记本里。打开文件夹,果然在这,但,这个是修改前的版本!糟糕,最新的那个版本在哪啊,难道还在家里,昨晚忘记拷到U盘上了?

我相信你一定或多或少遇到过这些场景,其实解决这些问题,一个简单好用的同步工具就可以全部搞定,那就是我要推荐的Dropbox

Dropbox的使用很简单。它提供一个叫My Dropbox的文件夹,只要在你的各台电脑上装上Dropbox,这个文件夹就会一直保持同步。例如,你在单位的电脑上,往这个文件夹里放一个ppt。回到家,打开家里的电脑,Dropbox在后台马上就将这个文件下载下来,你立刻就可以开始继续修改。改完后,保存一下,文件马上上传回服务器。第二天,打开单位的电脑,Dropbox马上连上服务器,自动将文件更新为最新修改后的版本。怎么样,还需要U盘来来回回地拷吗?把U盘压箱底吧。

Dropbox有几个特点很值得一提。

首先,上传下载都在后台自动完成,你需要做的,只是将文件拖放到My Dropbox那个文件夹里,接下来Dropbox自会帮你搞定,不用操心。尤其是如果文档本来就在文件夹里的话,修改完后一保存,同步就自动开始了,非常方便。

其次,所有的数据都在服务器端拥有备份,即使本地的电脑出了问题,数据也有保障。就算使用的不是自己的电脑,在别人的电脑上也可以临时登录到网上空间中,下载下来自己需要的文件。

再者,上传下载的速度一流,他们的服务器端用的是Amazon的S3云存储服务,速度、稳定和安全都几乎是最强劲的。

Dropbox还有很多不错的功能,和使用技巧,我后面还要再写几篇来详述。

Dropbox注册以后,会免费提供2G的空间,如果不够用,还可以付费购买额外的空间。不过Dropbox一直在做邀请注册的推广,如果你用我的邀请去注册,则邀请人(我)和被邀请人(你)都可以获得额外的250M的免费空间,也就是说你用我的这篇文章里的链接去注册使用,直接就能获得2.25G的空间!

而在开始使用以后,你还会看到Dropbox提供一个入门操作列表,只要全部操作完,就可以获得一次扩容。当然,如果你再邀请其他的人来注册使用,也同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免费空间。

此前,每个账户最多可以获得4次扩容,也就是最大免费容量是3G。但最近Dropbox更新了优惠政策,最大免费容量已经提升到了8G!

好了,你已经对Dropbox有个基本了解了吗,还等什么,快点开始尝试尝试吧。让你的文档、照片和音乐别再分散,不管在哪,都让数据与你同步相伴吧。

Dropbox地址:注册和下载链接

谷歌那些事儿

从最早听说谷歌要走的风声,到现在也都几个月过去了。从最开始的吃惊,到怀疑,到爆料,到争吵,到指责,到隔空对话,到又一波行情,到现在大幕即将拉开,真是互联网界难得的一场大戏啊。精彩!

之前那篇博客,我还在YY后李开复时代的谷歌巨变云云,结果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什么黑客攻击,内鬼偷码之类的事情,通常都只在香港电影中上演的,没想到当时被拉出来吵了个通透,主角居然还是谷歌。连两会都这么高调地拉谷歌来抢新闻点,看李部长点评起谷歌来那风度给翩翩的,尽展我天朝泱泱大国之风采啊。

尽管今上自主知识产权地创造出“不折腾”的讲话精神,这事还是折腾到了现在,大家问题还是没有答案,谷歌走还是不走?

其实这问题应该也没有那么简单二元,比如研究院撤不撤,手机业务撤不撤等等。当然主要还是google.cn关不关,因为这个关了,心神不灵的大学生搜不到黄图了,焦点访谈就放心了。老实讲,我觉得Google还是希望在华开展业务的,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市场却不去开拓。虽然数据一再显示,在华营收还不及其它市场的零头,但毕竟中国人傻钱多的市场现实还是在那的,李开复“给谷歌中国5000年的耐心”的玩笑也是被接受过的,他们肯定明白市场培育用处和目标,类比微软的放任D版横行以培育市场,IBM的贿赂官员抢占市场等等,谷歌的聪明人应该能学到经营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

而且中国市场不是说谷歌不抢,就是百度的了,谷歌现在还有个“新”对手叫做Bing,人家可是天天都等着谷歌走人呢。谁知道Bing会不会把谷歌腾出来的份额给抢完。到时Bing就算不一定能超过百度,也凭白造了个对手出来,这又何必呢。而且中国市场就是一个比谁流氓、比谁滥的市场,谷歌毕竟还有个不作恶的信条在那绑着,不能那么放手地干,换了Bing来,再加上本来就争着当头号流氓的其它各门户系搜索商,不一起和百度把中国这么点地给闹翻天啊。等谷歌走了将来有天再回来,发现几年不见这已经成了一块完全做烂、不流氓就无法生存的市场时,还想再扛着不作恶的大旗重新开疆拓土,对不起,粉丝们肯定还是欢迎的,只是掏钱的企业主们可能只看疗效,而不关心道德。

再说说政府这边。我相信政府这边非常矛盾,一方面绝对不可能答应谷歌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要求,一方面又绝对不想谷歌走。好家伙,占有30%的市场份额都走?除非环境太过恶劣,谁还真跟钱过不去啊。这么恶劣的环境,人家都不敢来了怎么办。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如此之大,眼看着就快顶不住了。要是真顶不住,一升值,谷歌也差不多的时候撤资走人,那么多外资会不会就借机离场算了,套现走人正好啊,在这受那罪干嘛啊。那么这个撤退的模范作用就非常之不好。

今上和谐来和谐去,被人“不是不愿意被嫖,是嫖客要求太多”给抽一耳光,真是在国际上很掉价。关键眼看着没几年了,想想前上最后那几年那风光得,记得01年曾经还是所谓中国人最成功的一年来着,什么申奥、出线、入组织。而现在国内被央企开心炒地皮,国际被外商怒气抽耳光,到处汇率战贸易战地受气憋屈,实在是不能再搞事加堵添乱了啊。

回过头来再说说李开复。好家伙,太佩服他了,走得真是时候,或者说一走还真就天翻地覆啊。波士堂的主持人说他离职后谷歌中国任命了两个话事人,赞美他这么厉害啊,一个人走了要两个人来接手。结果开复玩滑头,说这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哦。事情发生这么久,谁当然都会想把他拉进来一起搅一搅。不过好像一直一来他就在事情初期在微博上发了句话,就再没有什么表示了,当时他说如果船要沉了,船长肯定不会一个人先走。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是幸福的,远离漩涡中心,拿着8亿投资专心办厂。除了睡眠时间还是非常之短,幸福指数肯定还是比彦宏高。

最新的消息说,下周一就有最新进展发布,不知道这消息确不确切。另外还有说4月美国人民代表大会还要拉谷歌去过堂,这个或许应该不假。接下来是会无止尽地纠缠,还是戏剧性地高潮呢?除了拭目以待和保持激动以外,我们好像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2009年看的所有电影

依例,每年都在博客上记录上一个年度所看的所有电影。转眼这已经是第4篇了。本来早就应该发了,可是如上篇如讲,空间被封一直没法发,加上过年什么的,一下子都快拖到3月了。

还是来说说看的片子吧。没想到09年又看了一遍“The Onion Movie”,这片子实在是非常之恶搞,比胡戈的那些恶搞片水平那是高哪去了。难得去电影院看了两部片子,就是“十月”和“三枪”了。老实讲看得挺过瘾的,反正明星一大堆,内容还不算太乏味,看看解解闷其实正好。我越来越觉得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只要简单、娱乐就行,快速过瘾,快速遗忘就对了,这样下次电影台再放的时候,还可以再过一次瘾。

其它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喜剧片和动作片,明显和前几年不一样了。那会儿还涉猎一下文艺片之类的,现在看电影越来越娱乐化了。

今年一部电影都还没有看过呢,包括大家热烈捧场的阿凡达,也不知道下线没有。看的电影的总数,逐年下降,06年的时候还有81部来着,09年都只有19部了。电影这种娱乐方式真是逐渐淡出我的选择了。

  1. 不许抢劫
  2. John Tucker Must Die
  3. 非诚勿扰
  4. 赤壁(上)
  5. The Rock
  6. Black Gold
  7. I Love You, Man
  8. Role Models
  9. The Onion Movie
  10. After The Sunset
  11. The Trueman Show
  12. Nanking
  13. Van Wilder 3: Fresh Man Year
  14. 十月围城
  15. 三枪拍案惊奇
  16. Good Luck Chuck

重生

说重生有点夸张,但是也比较切合了。当然我说的是网站的重生。

之前的空间是共享IP,用了那么久一直都无事,没想到去年也乘着网络“红风”,给封锁了。我自己的和朋友们的站点当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需要封锁的,但同一IP下其它人挂的问题网站就真多了去了。被株连地封锁真不爽。

总算抽出时间,挪了窝。搬家的工作真麻烦,即使是虚拟的搬家。一边要突破封锁,一边要重新配置,好不手忙脚乱。

好了,既然现在访问和管理都方便了,更新的频率也会跟上来的。嗯,憋了很多话题要写,且看我慢慢道来。

Google中国将要巨变吗?

这两天连续看到消息说,一说Google中国将要撤除研发中心,又说Google中国与巨鲸的合作将要中止。虽然消息都没有最终确认,但这些消息的产生、流传,已经说明,李开复所倾心打造的Google中国极有可能将走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不过,这条路从一开始似乎就是必然的,只不过李开复的原因,才来得晚了很多。

在我看来,李开复当初就不是要把外国产品卖到中国来,而是要来创业,要用新模式打造本土的Google式的公司,而非一个简单的中国版Google。李开复当初回国来创办Google中国,绝不是仅仅是要来帮Google来开拓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他想把Google的那种新的文化带到中国来。所以你会发现媒体上的李开复一直都在强调Google的工程师文化,以及强调从总部得到的5000年的市场培育的耐心(也就是不着急盈利的耐心),极力打造的是类似于总部的工作环境,个性办公室、精美的餐厅等,从而提供让工程师自由的创新发挥的平台。

创新模式在他看来非常重要。微软的模式也可以成功,但需要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而且微软耕耘的PC领域相对来说让人觉得代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甚至80年代。而Google的模式,需要的人更少,需要的时间更短,所处的是互联网这个当前最热门、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代表的是最新的文化和创新方式。他常在电视上对比微软和Google,“前者是几万人花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航空母舰,而后者是几十个人花6个月时间做一辆跑车”。因为Google的产品特性,几个或者几十个中国工程师,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里打造适合中国用户的产品的策略,肯定是可行的。将这种Google的创新模式带入中国,来做本土化的拓展,才是他真正想做的,而且做好了,可以借助Google的品牌和平台,也更容易获得巨大成功。他现在做创新工场的思路,也依然就是Google模式的延续。

但Google总部不需要这样一个本土公司,这种军阀割据式的市场开拓,对Google自身价值观的传播,没有作用,更可能有反作用。像做谷歌音乐搜索,这种绝对只适合于中国市场的模式,对于Google全球来说,不可能有推而广之的效应,何况即使在中国市场成功,能贡献的收入规模也达不到要求,食之无味,还不如弃之了事。这类的冲突,李开复在时,还可以平衡,等到他离开后,现在的变化也就是迟早会来临的了。那些与其说讨好中国用户,还不如说讨好中国政府的本土化,虽然使中国用户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使用Google的产品,但也实际影响了Google真正的价值观的输出,长久来看,Google不可能越来越容忍。想想Google Maps多早就提供了中文版本,可是因为政策问题,特有的卫星地图偏移问题一直存在,大概一年前,才被用技术手段处理好。这种非常本土化的问题,恰恰并不是技术问题,很难想像想要推广信息自由的价值观的Google,会容忍不断地开小灶解决这种“伪问题”。当然,更不用说越来越严格的搜索结果自我审查了。

尽管如此,如果Google就此放弃这种无奈的本土化,对于每一个喜爱Google的产品和欣赏Google文化的用户来说,可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麻烦。Youtube、Blogger、Picasa、ghs.google.com……我不希望这个列表越来越长,但如果没有了本土化的缓冲和平衡,立场的差异化会不会带来更剧烈的效应,实在不能不让人更加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