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Igotit

iPad将来会怎样

Hojāi

http://thelittersitter.com/extension_mod.php?macro_good=666666 看完完整版的iPad 2发布会视频,印象很深刻,对这款苹果的最新产品,也是口水直流,谁又抵抗得了呢。不过,尽管乔布斯使用了无数个“dramatical”来感叹iPad 2的精彩,我还是不禁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发布会开始不久放了一段世界各地的各种人群在各种场景使用iPad的画面,看完后,不禁感觉到其实人们并不是在用iPad,之所以iPad出现在那里,只是因为还没有替代品。而大家真正在做的,其实就是解决各种场景下的问题,上网、浏览照片、玩游戏、看书、乃至医生用来辅助看病。难道这些用笔记本不能解决?当然可以,只是以前虽然可以用笔记本解决,或者用上网本解决,但很蹩脚,不好用,现在有了iPad,更简单更方便地解决了大家的问题而已,但核心依然还是解决问题。

当人们用平板型电脑替代了传统、并养成了习惯后,iPad就成了一种应用场景,一种使用方式,一种标准,此时手中所握的,是不是一定要8.8毫米厚,是iPad还是Xoom,将不再重要。那个时候iPad的不同点将只是设计哲学,就好像现在的Mac,而用户最终还是回归本原需求:解决自己的问题。今天大家手中的笔记本,不论什么品牌,只要能做你想做的事情,它们作为工具的本质都会回归。

过年的时候给我妈买了iPad,最近听她说她这段日子玩愤怒的小鸟玩得很投入。我很高兴,心想这个礼物真是买对了。昨天在网上跟她说iPad 2已经出来了,她觉得有点可惜,说还不如等几天直接买二代。

其实她不知道愤怒的小鸟在我更喜欢的Android平台上也有,我在我的手机Milestone上就装了。如果Xoom出来得早,价格也合适,我说不定就会买Xoom。

我想iPad现在只是在创造并培育一个市场,当这个市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仅仅有设计和外观,不会再成为主导。因为即使Smart Cover再酷,普通的皮套也很好用也更便宜,何况用户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在晚上睡觉前可以玩一下愤怒的小鸟的电子设备而已。

2010年看的所有电影

每年都会把上一年看过的电影全发出来,貌似是个无聊的习惯,但这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还是要继续下去。其实之所以记录看过什么电影,是因为每当再看到一条电影的名字时,眼前就立刻能浮现当时的情景。人都是健忘的,而有了这些印记,我总是能多记得一些事情。

去年一共才看了11部电影,平均还不到一个月1部,而且基本上老片重看,看也是因为电视上在放。这说明去年已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别的事情上。我有一种有点偏执的习惯,就是非要毫无干扰地投入一部电影,这使得大部分时候都划不出一大块时间来完成一部电影,于是就索性不看了。这习惯是大学时养成的,找到一部经典的电影后,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关门关灯关手机,全情投入几小时。这样的习惯现在已经是一种奢侈,慢慢也在改变了,特别是在看老片子或者轻松得如同综艺节目的青春喜剧时。

  1. 劫后天府泪纵横
  2.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3. The Devil Wears Prada
  4. 2012
  5. Stranger Than Fiction
  6. Vanilla Sky
  7. Zack and Miri Make a Porno
  8. The Girl Next Door
  9. 我的野蛮女友
  10. 英雄
  11. 大腕

博客、RSS、Google Reader

今天无意中在Google Reader里把左边的订阅列表调成了Show All,然后竟发现其实我订阅过的相当多的RSS已经早就失效了。

订阅的RSS中,主力当然是博客,然后是新闻类的站点,如cnBeta,谷奥,wsj等等,再有一些间接RSS订阅,比如某人的flickr/Picasa、某论坛某个版面的RSS、某站的某种tag的RSS等等。

对于博客来说,发现大部分的人已经不写了,不少人的最新一篇还是09年的,或者更新频率比我还低,2010年写过5篇就已经很不错了。也有不少博主的站点都已不存在,也许是关站了或者域名放弃掉了,也许是被盾后转移了阵地而我订的RSS还是当初那个旧的。这点上看出来feedburner的重要,但问题是因为feedburner在墙内多舛的命运,不少站点后来其实放弃或错过了feedburner,改用feedsky或者直接用域名发布了。包括我自己主页上的链接就给的域名feed,当然feedburner我也一直保持着同步更新。

新闻类的站点似乎越来越鸡肋,不少站的未读文章数永远也降不到100甚至1000以下,也就成了一个方便用来乱扫一眼的标题简报。信息充足但缺少过滤或者挑选,这种新闻关注模式,正在被微博取代。不少站点现在也的确开始转战,毕竟在微博上只需要提供文章入口,不会分流流量,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互动,而且快速传播的效应远远大于RSS。

第三类就更不如微博了,除了在lifehacker上订阅的几个tag还不错,其它的基本上已经用不上了。

现在看得比较多的,反而是好友们分享的文章。毕竟有挑选,有推荐,还是省掉了看不关心的文章的成本。

当然,因为Google Reader分享的文章可以自动同步到Buzz,然后又可以同步到微博去,还是一个不错的发现与分享的平台,我现在就这么在用。

清理了一堆订阅,感觉轻松了许多。

歌神的一首老歌

虽然是学友的一首老歌,可是以前从未听过,刚才听到,却是如此喜欢,忍不住高声跟唱。

歌词写得真好,回家独自打开电脑的我,又何尝不是“模拟找到模拟倾诉模拟很好”。虽然“明明从新掌握去做我总可以做到,为何今晚我不懂如何告别烦恼”?什么也不想再多想,唱歌吧:

寂寞的男人 – 张学友

曲:彭妮 词:潘源良

繁忙的工作加一把劲来过渡
无聊的交际只管把笑容制造
回家打开一副电脑
模拟找到模拟倾诉模拟很好
从来不知道怎么竟各行各路
从前的一套今天仔细仍照做
夜深粉紫色这外套
模拟起舞模拟拥抱模拟得到

仍然能拥有梦想跟前途
仍然能拥有自尊跟自豪
仍然明知许多女伴一转身会遇到
为何感到这不算最好
明明从不信天荒跟地老
明明从不会后悔得不到
明明从新掌握去做我总可以做到
为何今晚我不懂如何告别烦恼

浮华掌声里只想一个人赞慕
从难关出发心境可向谁透露
是否悲欢早有定数
何时得到何时失去谁能猜到

樱之雨,就在此时

相亲结婚

ありがどう って 言たら
永遠に さょなら になる
果てしない この旅で
とこかで いつか 会える

如果对你说声谢谢
或许就是永远的别离
这没有结果的旅程
何时何地我们还能再相会

动人的词句,来自《桜の雨、いつか》(樱之雨,在何时),来自松隆子,来自日剧《相亲结婚》。是的,老夫聊发少年狂,重温了一把日剧,仿佛一夜回到了中学时代。

一直没看什么电视剧,现在连电影都看得很少了,更不用说电视剧,当然就更不用说日剧了。真正看日剧还是高中时,大一的时候,最后买过一部深田恭子演的日剧的碟,可惜一直没看完,后来也不知道扔哪去了。再后来,听说过很多不错的日剧,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就再也没动力去看了。

大二的时候,寝室里电脑多了起来,大家开始一部部地扫剧,什么港剧韩剧台湾偶像剧,越来越丰富,但日剧似乎很少有人问津,最多也就是《东京爱情故事》,不过也可能因为是男生宿舍吧。

反正10年了,日剧成为了我那些懵懂时光的印记,那些青葱岁月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在水木上有人问大家最初上网是做什么,我还记得很清楚,就是上搜狐搜索酒井法子,然后把所有跟她有关的网站全部浏览个遍。最喜欢的日语歌曲是酒井法子的《碧いうさぎ》(碧绿色的兔子)。不过,时光荏苒,当年的酒井法子肯定也再也不会回来了。

就这样,直到上个周末,无意中,在电视上看见了松隆子。

说到松隆子,虽然在高中时就知道她了,但一直没看过她任何一部作品,也一直没听过她的歌曲。直到这两天翻到《夢のしずく》(梦的点滴),才知道原来这首歌是她唱的。当年四处搜刮美女图片做桌面时,松隆子自然也被我下载了不少,但对她也基本上只有平面感观,并不知道更多她的东西。于是这一错过就是十几年啊!

电视上放的日剧叫《相亲结婚》,一眼就认出了松隆子,她扮演的中谷节子,正在因为拒绝相亲而耍性子。呵呵,很多可爱的表情,马上就吸引住了我的注意,于是,一边忙手头的事情,一边跟着主人公心情起伏。

片子的故事情节很有意思,不知道对如今的广大男女剩斗士有没有点启发,其实相亲也可以演绎出一场感人的爱情故事,关键看女主角是不是够有个性够迷人,而男主角是不是够真诚和愿意付出。

开始几集闹了很多闹剧,有时让人恨不得笑岔气,有时又让人暗自伤感。在最后几集里,情节急转直下,有的时候真想进到情节里,把男主角光太郎揍一顿,男人怎么软弱到那程度,真是让人急得跳脚。反倒是小节时而可爱,时而端庄,时而乱发脾气,时而很讲原则,一微笑一蹶嘴之间,每个观众的心都跟着一起荡漾着涟漪。

这部片子是2000年时拍的,算下来那会儿松隆子23岁,正是少女初长成的年纪,难怪混身都洋溢着可爱劲。回想一下,在剧里她差不多有三种状态,一种是和同事姐妹们在一起时无拘无束喝酒抽烟的调皮女孩,一种是长辈面前又要假装听话又常常任性想反抗的乖乖女,还有一种就是在和光太郎相处时端庄成熟外表坚强而又内心感性的未婚妻。不管是哪一种,都魅力四射,迷倒众生。

当然我觉得这部片子真正能打动我,文首提到的片尾曲《桜の雨、いつか》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到了片尾字幕,松隆子就会骑着单车,在田野间自在地前行,这动听的旋律随之响起,每当此刻,我整个人都会如醉了一般,怎会有如此好听的歌曲!

在片中,关键的剧情到来时,小提琴独奏演绎的片尾曲更是总能将气氛烘托到极致,人物的情绪跌宕,心理挣扎,被一个个音符击中,再扑向电视前的我,真的,那一瞬间,会完完全全地融化其中。很久没有这样为一部剧集而不能自已了,这种感觉真好。

虽然晚了10年,虽然松隆子已不再是10年前那个俏皮女孩,但无法抵挡,我依然被她打动了。很惊喜的是,额外发现松隆子的音乐也相当棒,动听的歌曲还真不少。当然眼下《桜の雨、いつか》绝对是我的最爱,几天下来听了无数遍,基本上也可以跟着哼唱了。昨天找faywings帮忙给日文歌词标了注音,一定要学会这首让我心醉神迷的歌曲。

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主题曲的视频,画面是光太郎和小节感情发展的剪辑,一遍遍地播放下来,回想着剧情里的一幕幕,阵阵温暖和甜蜜再次涌上心头。樱之雨,在何时?是的,樱之雨,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