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IT与互联网

某网站“又”被黑

今天看cnbeta的新闻里,有一条山东省公安厅的网站又被黑的消息。为什么要说个又字?莫非以前就被黑过?

点过去那个公安厅的网站一看,果然是被黑了。其实国内的政府网站或者企业网站被黑也没什么稀奇的。国内的信息化水平,也就是刚起步而已,加上很多部门喜欢撑面子、搞跟风,或者敷衍所谓的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等等,弄些充数的东西出来。这些网站一般很久不更新,一般网页设计丑陋不堪。大堆文字堆砌,大幅图片闪动,五颜六色。说花哨,又没花在关键处,而花成了猴屁股,说简陋,又还真是信息量巨大,恨不得所有内容全放在主页里。栏目分了无数,要不永远在建设中,要不一个大得不行分类下,只有聊聊数条陈旧的文章,过半年再去,还是没有更新。一般没有搜索栏,也就是说只能在一堆简陋的网页里自行翻查,或者到google上用“site:”搜索。既然这样,何不干脆在这些网站上放个google搜索的检索框,还可以搞google adsense给网络管理员赚一点辛苦费。

cnbeta现在也的确是越来越火了,差不多可以相当于中文的slashdot了,反观那边那个solidot的人气一直没怎么见长过。国外的网站常有被所谓slashdotted的,就是某网站被谁投稿到slashdot上讨论,因为slashdot的人气实在太旺,大家都点击那个网站的链接过去访问,导致网络拥塞,那个网站很快被挤垮。今天看cnbeta上针对这条新闻的评论,头几条也是类似的内容,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冲过去看热闹,搞得“HTTP 403.9 – 禁止访问:连接的用户过多”。

然后开始有人讨论黑客的英文水平,显然hack一词应该使用被动语态,“初中英语啊,初中英语啊”。马上又有人站出来说,前面的人不懂,hacker是不干这种事的,这个不过是个小屁孩、比较幼稚、工具黑客,有人甚至帮忙纠正为“Cracked by XXXX”,并说“咱也来句英语:”Edited by 打死不学英语””。有人说背景音乐很震撼,有人嫌难听,据说用的是红客联盟的背景音乐,不过我用firefox听不到背景音乐。

“QQ号是9位的也好意思来显摆”,有人掷出轻蔑的口气。然后也有人说,以后想害仇人,这个办法好,黑个政府网站,把他的电话、QQ号、Email地址全放上去。有人把页面源码的meta段贴出来,“GENERATOR”是“Microsoft FrontPage 4.0”,某种程度上想要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技术水平。也有人开始为其安全担心,这可是公安厅的网站啊。可是我前面提到了,为什么要说个又字?

一场闹剧,看看热闹。

Google Toolbar With Docs & Spreadsheets

Google终于开始行动了。某种意义上,Google Office 1.0 Beta已经发布。

Google刚刚发布的Google Toolbar For Firefox 3.0 Beta绝对一个里程碑,因为这个版本的Toolbar,集成了被某种意义上认为是Google Web Office雏形的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

对于Web Office的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就是它们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编辑在线文档,而与本地文档没有直接相关。至少不管是被Google收购前的Writely,还是整合后的Docs & Spreadsheets,或者其它还在Beta中的Web Office,用户想编辑本地文档都必需先手动上传。加之Web Office目前非常有限的开发进度,还难以超越MS Office为20%的用户而开发的80%过于强大的功能,因此一直以来Web Office都会被认为重点在于文档的在线共享,合作编辑等等。但现在Google显然想改变大家的这一看法。

Firefox的确是个神奇的浏览器,不管是改造成FTP客户端IRC客户端音乐播放器还是RSS浏览器,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于是Google终于将它改造成了Office编辑器。看看新的Toolbar里Docs & Spreadsheets按钮的选项:

Method for opening file:

  • Drag file icon into browser
  • Click a link to the file on a webpage
  • Double-click a file icon

第二项其实之前在Gmail中已经部分推出了,就是在收到Excel的附件时,可以选择用Docs & Spreadsheet在线查看或者编辑。重点在第一项和第三项。默认的选项中,拖拽方式是打开的,但双击图标打开还没有选择,也是避免直接影响用户的应用程序关联。勾选上后,本地的的Word和Excel文档就会和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相关联了,文档图标也会相应变化。双击本机上的文档,就会在Firefox中新开一个tab,提示正在加载,上传完成后,即可开始查看和编辑了。不过暂时还只能打开小于500KB的文档。

目前可以支持打开的文档类型有:

  • .doc
  • .rtf
  • .odt
  • .sxw
  • .xls
  • .ods
  • .csv

如果想要自行关联一些文本文件,其实设置也非常简单。比如txt文本文档,打开我的电脑,顺序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TXT-高级-新建”,在“操作”和“应用程序”中分别填入:

  • 用Google打开
  • “%firefox_path%firefox.exe” -GoogleToolbar .doc “%1”(注意要将%firefox_path%修改成的Firefox的实际安装路径)

对于中文文档,ANSI编码可能产生问题,文档打开后会有乱码,而UTF-8编码的文档则不会有此影响。

当浏览器的能力越来越强,网速越来越快,人们的活动越来越基于互联网时,我们是不是还需要一个桌面的Office软件,看来可以被再次讨论一番。尽管现在的所有Web Office在MS Office 2007的强大功能和新UI面前,都还显得非常简单和寒碜,但不能不说这个新方向的发展必然会引起MS的不安。当Google再一次轻描淡写地强化自己手上的应用时,这片蓝海显然已经不再虚幻。

Wallop与Mywallop

居然又冒出来了个wallop.com。开始的时候就奇怪,微软的wallop的域名为什么是mywallop.com?记得最初上mywallop的时候,输错域名跑到过wallop.com,但并不是现在的样子,估计那里也是后来才把域名收下的。这里有一些以前的网站首页,不过都比较早了。

微软好像比较喜欢这样玩域名,记得那个start.com的实验项目也是,从start.com/1start.com/2start.com/3,一下就不玩了,因为要推live战略,换live.com了,搞得人好不突然。

mywallop也是微软的一个实验项目,据说现在微软已经把这一块单独分拆出来,成立了一个公司,然后推出了wallop.com。这SNS市场看来还不算真正到高潮,几方都还要来争,尽管据说现在myspace已经出现注销潮了。

可是SNS这东西,不管是mywallop,orkut,facebook,我在好不容易搞到邀请,注册成功,加一堆群组,并游说同学,好友加进来后,就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这个东西除非一群人都很活跃,不然在上面不管是写blog,贴照片,传音乐,都感觉不如用专门的应用来得好。特别这些SNS都关得严严的,不注册进去都不知道里面有那么个世界。

不过好像现在wallop.com可以直接展示flash的界面,不一定要访问者登录。但要互动的话,还是要注册后登录的。麻烦的是,这个还是和通常的SNS习惯一样,要邀请才能注册。目前还没搞到邀请,也不想到处去贴email地址,慢慢来吧。

Update @061109:
弄到邀请了,可以在这里访问我的wallop。还有6个邀请,要一起玩的跟我说。

通过Google News订阅英文新闻

buy accutane online canada pharmacy 目标:练习英语阅读;通过英语了解世界;掌握那些被封锁的消息。

is it ok to buy accutane online 途径:订阅英文媒体网站上的文章、新闻。

工具:bloglines.com、Google News

需要了解的东西:

  1. RSS。RSS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一个网站可以通过RSS文件直接发布网站所更新的内容,而发布的信息中不过多涉及版式、色彩、效果等非内容信息。从RSS阅读者的角度来看,通过RSS获取信息可以不必登录各个提供信息的网站,而通过RSS阅读器阅读这些内容。应该说RSS订阅尤其适合于那些更新不太频繁,但又以内容发布为目的的信息源,如blog、网摘等。
  2. bloglines.com。目前最受欢迎的在线RSS阅读器之一。其实也有安装在本机上的RSS阅读器,但在线的阅读器主要两个非常重要的优点:不受位置限制,任意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上都可以在线阅读已订阅的RSS;由在线阅读器通过RSS去那些已被封锁的网站上获取信息,再展示给订阅者,这样就绕过了封锁,从而可以阅读那些已被封锁的网站上的文章。
  3. Google News。Google News上可以搜到几乎所有的在线媒体的新闻及各类文章,并可以提供对搜索结果的RSS输出,从而可以对不提供RSS订阅的英文媒体网站,或者不支持关键词订阅的网站,提供各种个性化的订阅功能。

具体操作:

  1. 注册成为bloglines的用户。网站地址在这里:http://www.bloglines.com
  2. 研读bloglines帮助,掌握bloglines使用方法。地址在这里:http://www.bloglines.com/help/faq
  3. 尝试在bloglines订阅我的blog。RSS地址为:http://feeds.feedburner.com/igotit
  4. 登录Google News。注意要是英文版的Google News,这里可以选择U.S.英语,地址为:http://news.google.com/news?ned=us
  5. 搜索你感兴趣的关键词。因为信息太丰富,最好以关键词限定你最需要的搜索结果。不同的关键词可以进行组合也可以进行逐个订阅。组合关键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在搜索框填入多个关键词,表示目标文章里应该同时具有这两个词;另一种是以”China OR Chinese OR Beijing OR Taiwan”这种方式来搜索,表示目标文章里至少有其中的某一个关键词。”OR”也可以用”|”来代替,”|”符号在键盘上的””符号上面。
  6. 限定所搜索的媒体。经过第5步已经可以得到相应关键词的结果,如果需要限定被检索的媒体,在输入框内需要添加相应的条件,如订阅New York Times上的文章,则加上”source:new_york_times”。
  7. 复制页面左侧的”RSS”字样所表示的RSS输出链接。
  8. 手动构造RSS链接。Google随时有被伟大的金盾工程(Great Firewall)盾掉的可能,第4到第7步也许根本无法进行。那么就只能手动构造RSS链接。比如结合第5、6步里提到的订阅内容,完整的链接为:
    http://news.google.com/news?ned=us&ie=UTF-8&
    q=china+OR+chinese+source:new_york_times

    &output=rss
    注意中间红色的那一段,要进行其它的订阅,只需修改关键词和媒体源即可,其它保持不变。

  9. 将复制或手动构造的RSS链接添加到bloglines中,完成订阅。
  10. 重复以上步骤,将各种要定制的RSS逐一加入bloglines。

媒体源:

“source:”后面的媒体名称通过尝试很容易得到,比如CNN即为”source:cnn”,这里列举一些:

  • bbc_news
  • cnn
  • economist
  • financial_times
  • forbes
  • reuters
  • guardian_unlimited
  • new_york_times
  • washington_post

存在的问题:

  1. 通过Google News订阅的消息,只会得到标题和简略的正文内容,仍需在bloglines中点击文章的链接,打开相应网站上的页面,不能实现完全在bloglines内阅读。
  2. 返回的消息有时可能过多,因此最好尽快扫描标题,挑选出想要具体阅读的文章。
  3. 已经阅读过的消息,在bloglines中可能又重复出现,注意文章的生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