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Igotit

被即时通信工具淹没

http://thisisthewilderness.com/news/ 感谢dragon4,我也拿到Baidu Hi的邀请了。

fourth 是的,Baidu终于也推出即时聊天工具了,本来不想淌这水,可是铺天盖地的介绍、测试、新闻、软文下来,还是很难拒绝一试的。

比较奇怪的是邀请是发到百度消息里,而不是Email通知,刷好久Gmail都没结果,还以为没收到邀请,其实登录上百度,发现邀请早躺那里了。

网上讨论Baidu Hi的文章太多了,不想再多话。倒是突然发现,我处于被各路IM淹没的状态,估计很难有人会超过我了。而重要的问题在于,各个IM还各自有各自的存在的必需,不能被完全取代。且看我逐一道来。

QQ。这个自不必说,你可以找一千个理由拒绝使用QQ,但如果有一半的联系人在QQ上,你能不用吗?

TM。虽然我一般只用QQ,但TM还是得装上,为什么?因为TM里可以免费设置隐身时对好友可见,而这在QQ下是要花钱才能设置的……腾讯真狠……

MSN。MSN早改名叫Live Messenger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同学和朋友里用MSN的人越来越多。不明白为什么好像不少人觉得用QQ就很土,用MSN就酷多了,而且还习惯搞那个I’m,哪怕这东西只针对北美的用户。不得不用这个的原因一方面是用这个的联系人越来越多,另外还有一个是该死的离线留言。用gaim的时候,可以收到离线留言,却回不了,不得不装个官方版。

Gtalk。Gtalk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很多人其实都了解不到,那就是即使双方的网络不能直连,也可以非常清晰地语音通话。这个不能直连不是说在不同的子网内不能直连,而是类似于一个在教育网,一个在国外的不能直连。双方各自连到Google的服务器,再通过Google的高速网络来连通,效果胜过其它所有的即时通讯软件。当然Gtalk和Gmail的绑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Skype。在双方可以直连的情况下,Skype还是效果最好的,而且其视频聊天的效果也比QQ的要好得多,另外也是唯一同时支持Windows和Linux的,Linux下面好像还没有别的软件支持视频聊天。之前还一直用它们的SkypeOut和SkypeIn,虽然SkypeIn不用了,但SkypeOut的点数还没用完,不能浪费了。

Gizmo。前面写了好几篇有关Gizmo的帖子,原因也是这个软件现在成了我的主要的网络电话工具,不管是接听,还是拨出,已经基本上取代Skype了。

阿里旺旺(淘宝版)。用这个和淘宝的卖家联系还是最方便的,虽然很多卖家也会提供他们的QQ或者是MSN,可是现在基本上所有卖家都用旺旺,而且添加的时候通常都不用来回的验证,加了就可以询问问题,非常方便。

飞信。不用多说,在电脑上发短信,怎么能缺少飞信呢,当然也基本上仅用到此功能了。

VoipDiscount。用这个voip服务打国内还是最划算的,0.005欧元/分钟,如果刚充值,还有120天打北美的免费时间。只是最近刚刚打完N个月前充的10欧元,却发现不能再用信用卡和PayPal直接充值了,不知道为什么。

听老歌

印象中已经好久没有听陈晓东的歌了,今天无意中翻出他的《不要说感谢》,一种久违的感觉。

如果没记错,好像这是他最后出的一张专辑,再后来的世界都是周杰伦了。那个时候好像是中国队在冲击02年世界杯,而陈晓东好像还在出线后的某次庆功会上唱了这张专辑里的《自由港》。

他最广为人知的歌,可能是《比我幸福》,因为一部非常红的玉观音最后几集几乎就在不停放这首歌,当然还有更早的《我比谁都清楚》,《风一样的男子》等等。大一的时候,《我比谁都清楚》还一度是509的室歌来着。

他这几首歌属于小地方有一点点难度,但难度不大的那种,因此几乎是每次K歌必点。想当初唱不好《比我幸福》最后那个假声的段落,还一直练个不停,估计隔壁寝室的人都快抓狂。

时间就是这样流淌,当听着这些“老”歌的时候,就感觉已经离开高中、大学很久了。那个时候喜欢的歌手、歌曲,转眼已经成了怀旧的对象,现在应该也没多少人会找来听了,最多也就会找那些所谓“最经典”的KK歌而已。

以前特别喜欢收集歌曲,但的确是收来了就放那不听了。想想,与其去搜寻现在那些不怎么样的新歌,还不如去老歌堆里淘些熟悉的东西出来的好。

用GrandCentral和Gizmo免费打电话

之前写过GrandCentral和Gizmo的组合是SkypeIn杀手,而其实使用GrandCentral和Gizmo不仅可以取代SkypeIn,实际上已经可以完全取代Skype,提供完全免费的电话服务。当然,唯一可惜的是,GrandCentral目前还只在北美提供服务。好了,下面来详细写写怎么样使用这两个杀手级的应用。

首先,当然得要注册这两个服务的账号。Gizmo比较好说,直接去gizmo5.com下载最新版本的客户端(Gizmo支持多平台,Windows/Linux/Mac通吃),安装后就可以开始使用。GrandCentral现在还需要邀请才能注册,如果你需要,在下面留言,留下email地址,我可以来发一下。

注册好两个服务后,会分别得到两个号码,一个是Gizmo提供的SIP号码。这个号码可以在登录Gizmo后,在My Profile里查到,就是SIP Number那一项。另一个是GrandCentral提供的Phone Number。前者可以通过Gizmo提供的接入号来转拨,而后者就是普通的电话号码,可以直接用普通电话拨打,但是GrandCentral本身并不提供电话软件,因此必需将通话转到手机、座机或者Gizmo。

登录GrandCentral后,进入Settings项,点击Add/Edit Number,在这里可以把自己的各种号码添加进去,当添加成功后,别人在拨打GrandCentral提供的号码时,就会同时接通这里添加的各个号码。比较好的办法是添加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Gizmo号码,这样在家的时候,就可以用Gizmo来免费接听,而在外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手机接听。

可以注意的是,GrandCentral还提供了分组呼叫,即针对不同的好友,可以指定拨通哪一个号码,如果你有多个手机,就可以设定不同的人打进来时,转接到不同的手机上。

设定好后,可以用别人的电话拨打一下试试,如果成功,手机和Gizmo同时都会接到来电。接听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的是,GrandCentral类似于录音电话,接听后,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但对方还听不到自己,需要按数字“1”键才能正式开始通话,如果不按,就会让对方开始语音邮件的录制,这时你是可以直接听到的,而且如果你听到一半,突然想接了,按“1”就可以马上开始通话。

至此,接听的部分已经设定好,只要通过Gizmo接听,就可以完全免费。

接下来讲免费拨出。拨出并不一定要用到GrandCentral,按我前面这篇帖子,可以先查找一下要拨打的号码是否可以直接通过Backdoor Dialing来拨打,可以的话,直接在号码加拨0101就可以直接免费呼叫了。

如果不行,那么用GrandCentral同样可以做到免费呼叫。需要额外做的,是把要呼叫的号码加入到GrandCentral的通讯录中。

进入GrandCentral中的Address Book,在每一个联系人的号码右边,都会有一个“Call”按钮,点击后会弹出一个小对话框,提示用哪一个号码来呼叫。这里当然是选择自己的Gizmo号码,这样,马上Gizmo客户端那边马上会先被呼叫,接听后,GrandCentral就会马上接通对方的号码,实现免费通话。

为了方便,可以事先把常用联系人都添加进GrandCentral的通讯录,然后把通讯录的那个页面添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以后直接打开这个联系簿就可以打电话了。

至此,免费的拨入和拨出都已实现,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畅快地打电话了。

Update:

发现Gizmo5对GrandCentral支持有问题,Gizmo5被GrandCentral叫响后,接听了会没有声音,然后就无法继续下去了。旧的3.1.2版没有这个问题,去这里下载降级吧。

重新设计博客模板

这些天花了不少功夫,重新设计并修改了整个博客的模板。之前早就想要重新写一写模板,但一直拖着没有做,觉得还是要花不少时间的,而且CSS很久不碰,有些小地方也不熟了,改起来速度肯定快不起来。果然,头天把布局设定好并搭成型后,一直不断修补一些细小的地方。搞了这么久,总算基本上已经定型,接下来不再做大的变动了。

新模板的主要目标是要改成3栏式的布局,这里遇到了个很棘手的问题,即要在边栏保持宽度的情况下,内容栏的宽度根据屏幕宽度自动调整。尝试了不少方法,但解决得都不是很好,最后仔细分析了几个wordpress主题,并通过这篇《Creating Liquid Layouts with Negative Margins》,总算找到也明白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这里用负的margin值来实现的确很特别,而且效果很好。

整个模板一共用了3个图片,分别是网站logo,rss的logo,边栏项目前的小箭头。其它部分全部用div+css来实现,效果应该还不错。不同平台下的显示效果,只测试了IE6、IE7和Firefox,不知道还有没有bug,希望已经被我除干净了吧。

终于搞定vmware

其实linux下面的vmware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至少比很多别的软件好安装和配置,但相对于其在windows下面对应的产品来说,还是有一些差距。

之所以要用vmware,主要是要解决在ubuntu下的语音聊天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linux下面不是有Skype和Gizmo吗?没错,Skype 2.0 for Linux都可以支持视频了,但具体问题总得要具体解决,比如万一对方的网络不能直接连国外的站点呢,Skype也好,Gizmo也好,都不行了。

但是gtalk是个例外。不管双方在什么样的条件下,gtalk好像都能打通,我估计是双方各自连接最近的google的服务器,然后语音数据通过google自己的高速网络来中转。老实讲,gtalk的聊天效果比Skype还要好,更清晰,也更流畅,唯一就是还不支持视频,和不支持linux!

在网上找到那个jabbin,用作gtalk在linux下的替代,看不少人都说好,可是实际安装使用后发现,怎么都调不出声音,连接上后,我听不到一点声音,对方也听不到我的声音。而且这个东西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甚至还被google挂上了“恶人牌”,不信可以在google上搜一下jabbin。

Gizmo又要发挥神奇功效了!没错,那个gtalk2voip支持Gizmo,在gizmo里加上gtalk好友后,就直接拨打语音电话。这个的的确确是个可行的方案,而且通话效果也还差强人意,可以接受。只是好像说是免费,但常常会打不通,或者打通了却连接不上,应该还是有一些限制。

也试了试wine,可惜目前的wine还支持不了gtalk。

找不到解决方案,只能是另一条路,用虚拟机了。听说virtualbox又开源又快,可实际使用中发现速度非常慢,查了查,说是不能给虚拟机分配太多内存,可调小内存分配后,还是如故,没办法只好投向vmware。

其实我是先就装了vmware,出了问题解决不了,才又试的virtualbox,最后没办法又转回vmware。什么问题呢?一是桥接网络(bridge)怎么也调不好,二是vmware的客户机声音问题。

桥接网络弄不好一直以为是其它什么的原因,不知道翻了多少帖子,试了多少解决方案,可总还是搞不定。直到终于找到这个帖子,才发现问题是出在我要桥接到无线网卡,而vmware在这个操作上有bug。好在按那个帖子里的指引,修改了bridge.h,重新编译配置,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桥接网络弄不好倒是可以换NAT,但声音弄不好,那还怎么用gtalk。打开客户系统的时候,总是提示/dev/dsp busy,原因很清楚,vmware的声音系统是基于OSS的,导致要独占声音设备,而ubuntu里的程序如pidgin也要使用声音设备,就会冲突。vmware官方网站上倒是给出了个临时的解决方案,用一个叫vmdsp的wrapper,不过不好用,因为会使采音失效,那就只能听不能说了。好在查来查去,找到了这个帖子,解决方案还是用aoss,之前也有查到一些谈用aoss来解决的,但总算这个才是正确的操作步骤。但也还掉了一个东西,就是要去虚拟机的设置里把声音设备改为/dev/adsp,不然还是会提示找不到声卡设备。

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是解决了全部问题。看到新闻说,gtalk的开发者最近说,gtalk项目没有被放弃,好吧,那就看他们什么时候推出linux版本吧。